在《教改路上,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收尾之际,我们采访了教务处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了解到职能部门近两年紧跟职教政策引领,连续启动相关举措,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制度推进,优化服务、规范管理,促进一线教师教改出成果。
积极推进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近几年,教务处先后引进“超星”、“智慧树”和“智慧职教”在线学习平台。“超星”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近50门艺术类、创新创业类在线课程;“智慧树”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近20门思政、心理健康和普通话课程,有效丰富了学院线上课程资源;“智慧职教”在线学习平台,所有平台课程可以自主整合与修改,有效解决在线课程建设难的问题,快速推动我院信息化教学水平。目前我院职教云平台教师建设SPOC课414门, 2019年累计学生登录906969人次、教师登录28759人次,职教云平台 SPOC课程建设、教师与学生活跃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鼓励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其中纺织工程系17名教师参与了现代纺织技术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机械工程力学》和《普通机床加工技术》9门课程先后入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2018年立项培育26门院级在线开放课程。

图 2019年职教云平台使用情况统计
大力提倡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省重点教材立项获取率创新高
鼓励和优先支持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的新形态教材建设,积极开展院级重点建材培育工作。2018年4月立项建设院级重点教材12部,包括修订教材6部、新编教材6部。院级重点教材的培育促进了省重点教材立项,近3年学院教师共有6部教材获省重点教材建设立项,收获颇丰。为进一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重点教材建设工作,2019年4月学院修订文件,在原有11家合作出版社的基础上,增补18家对口行业或口碑佳质量高的出版社作为我院教师出版教材的优先合作出版社,在政策上予以更多支持。
启用“校友邦”实习平台,实现顶岗实习全程可控
2017年 “校友邦”大学生实习实践平台投入试用,这款基于“互联网+”的实习实践平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使用高校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实习课程编排细化到学生个体、实习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实习质量大数据反馈,从而有效实现全程可控。2018年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比上年增长6.33%,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在实习企业留下了良好口碑。通过试用及完善,2016级所有专业顶岗实习实现“校友邦”实习平台统一管理, 2019年6月实习月报显示:“共 5个系部 25 个专业 1020 名学生通过校友邦实习实践平台开展毕业实习,共计提交 13525 篇周志、1018份格式统一的顶岗实习报告”。通过实践课程考核要求、实习岗位提交情况、签到统计、指导老师指导情况等相关考核指标数据反馈,职能部门及时把控,提前沟通,有效保障实习实践落到实处。
升级正方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教务处网站建设,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018年初升级了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前期教务部门做了大量基础数据准备工作,并与正方公司反复沟通细节,力求新教务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能真正为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教务管理系统调试备忘录”详记了80多个问题,一年来数轮跟进,随时修正,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目前,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执行、课程库信息规范及管理、试卷分析打印、课程评价打印、教学日历实现、网上评教等主要功能已基本能顺利运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导出、高基报表、教材管理、毕业审核、职业技能考核管理等功能还在修改完善过程中。同时,优化了教务处网站建设,将教学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常用工作表等都集中挂在网站,便于师生查询及操作,也进一步规范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整合资源,加快数据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
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利用和建立共享机制,助推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信息技术中心着力提升教育教学信息标准,稳步推进平台建设,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应用、优先服务,整合资源、共享数据”为建设思路,通过数据集成,在师生统一身份认证支持下实现了迎新系统、教务系统、在线学习、行为分析等平台业务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师生、班级、课表、成绩、评教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换,提高了工作效能,满足了广大师生综合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