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在张家港市与沿河县对口教育帮扶基金的资助下,第一批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两百多名新生,如期来到我院报到。全院各级领导对远离家乡与亲人的沿河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关心,希望他们学好专业,掌握一门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带动家庭脱贫致富,切实助力家乡的脱贫攻坚。
由于初学英语年龄较晚和地区教育质量差异,沿河学生的英语基础尤显薄弱,跟班上课困难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外语教研室特别开设英语强化训练班,由李曙英、沈丽花、李花、田川、朱瑜、徐爱君、杨秋梅、陆文霞等老师任教,利用周末或晚上时间,为214名沿河学生进行强化英语教学。
一、 根据专业要求差异,开展不同类型强化训练。
纺织、服装、建工、监理、机制、机电、网络、电子等工科及艺术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要求主要是能够看懂专业相关资料,侧重英语阅读能力,更切实的近期目标是达到高职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争取通过江苏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因此,我们开设英语应用能力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梳理语法知识,加强阅读训练,模拟考试实战训练,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帮助其熟悉考试题型,适应考试环境。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会计等文科专业,很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外贸业务、跨境电商等工作,对英语要求更高一些,也更侧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从学生专业学习要求和就业岗位需求的实际出发,我们开设了新概念英语初级和新概念英语中级两个强化班,从纠正语音、词汇运用、句型操练入手,在打好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突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

二、根据阶段学习成绩,实行不同层次合理流动。
为了使强化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沿河学生在正式开班上课前,先进行了一次英语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按照成绩高低,分别安排在新概念英语中级和初级两个不同级别班进行强化学习。这样安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设定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既不会觉得太难跟不上,也不会觉得太容易而无所收获。
分班后,每个班级的学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阶段性学习测试的结果和学生自己的学习感受,以半个学期为一阶段,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初级班学生学得好就合理流动到中级班,中级班的学生学习吃力则流动到初级班,保障了训练效果。

三、 根据教学目标不同,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式
工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强化培训以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基本词汇、语法的讲授,短文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提高的训练,以及简单实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结合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进行强化。
国贸、电商、会计专业的新概念英语初级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目标不能定太高,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选取熟悉的日常话题,内容活泼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以汉语讲授为主,语音、词汇、基本句型等讲解细致,深入浅出,反复巩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基本认知能力,增强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
国贸、电商、会计专业的新概念英语中级班,学生英语基础稍好,目标设定略高,除了基础词汇、语法、语篇的学习之外,适当增加文化背景、语用等拓展学习,突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拼搏精神和挑战精神,提高教学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沿河学生在院系领导的关心和任课老师的精心教授下,在英语学习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夯实了英语基础,能够更好地适应英语课堂教学,提高了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大学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有利于他们今后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李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