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我校思政部教师自2018年起充分利用“智慧树”平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一,平台学习增兴趣
2018年思政部青年教师关欣、黄悦忠、张玉利用“智慧树”平台创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程,除了在课程平台上提供自学课件外,还提供了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的内容,如教学视频和章节自测题。同时教师们还设计了让学生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等,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网上回复和评论,通过网上讨论和课堂互动,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台与课堂之间的互动教学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智慧树”平台的运用不仅在《毛概》课程中收到了实效,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中得到了推广。据powercache上显示,“智慧树”平台的点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网红的“抖音”。
二,课堂教学接地气
为使思政教学体现专业特色,真正接地气,思政部全体教师在内容设计上紧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来“量身定制”,如青年教师关欣在给17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毛概》第九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利用无线投屏装置,介绍了我们身边的沪通长江公铁大桥,并顺势视频连线施工现场工程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同时勉励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来为中国梦奉献青春。这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而且也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深得学生一致好评。
三,教学比赛促提升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理念、锤炼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与水平,在近三年的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竞赛,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好教学氛围,对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与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思政部教师一致认为,前一阶段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下一阶段,将对照习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依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推动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