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认真落实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职业院校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苏校防组〔2020〕5 号)的通知精神,保障每位在籍学生延期开学期间能够在家完成主要学习任务,切实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质量有保障,对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相关教学安排和在线教学工作做以下调整与安排:
一、教学安排调整
1.调整开学时间与教学院历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原定开学日期为2月17日,现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要求推迟开学,具体开学时间以教育厅通知为准,学校未开学前学生一律不得返校。
在具体开学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学院决定教学周从3月2日开始,毕业生离校时间顺延2周至6月26日、暑假放假时间顺延2周至7月13日。从3月2日至学生正式开学期间,实施在线教学,受此影响,部分课程无法正常实施的,可在开学后利用周六、周日时间组织补课。
面向社会人员招生的教学安排参照在校生执行。
2.调整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报告)安排
在未接到省教育厅明确开学和允许开始顶岗实习通知前,不得安排任何顶岗实习,未经允许参加顶岗实习的不予以学分认定,不得按期毕业;对确有需要参与防疫工作或参与防疫物资生产的实习活动,本地骨干企业、校企业合作企业等已获批复工企业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须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顶岗实习周数根据实际开学时间学院教务处作统一调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报告各系在3月2日后即可提前安排,教师线上指导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原则上毕业答辩与离校时间均按原计划顺延2周。
3.调整学籍管理和补考工作
延期开学后,因疫情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其注册、补考、选课等事宜,学校将个案处理,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影响。原定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实施的补考报名、补考等工作也会做相应调整,具体教务处会及时发布。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资格终审及毕业成绩单出具等工作,将视春季延期开学后教学进度适时安排。落实2月25日李克强总理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的精神,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置,切实做好专转本的报名、考试等相关准备工作。
4.调整校内、外实训安排
在学期初安排的校内实训周,各系要做好与理论教学周的调换,并做好校内实训的准备工作。对于原定开学初就要开展校外实训,如外出写生实习、企业认识实习等,要立即与实习单位对接,延期组织实习或开学后安排在校内实习,并及时通知学生。
5.按省厅和苏州市教育局要求做好复学上课准备
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规定批次开学(6个批次开学,每批次2天开学时间),实施错峰开学,具体以教育厅通知为准;配合学生处提前做好贵州沿河籍学生购票与接站安排;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相关复学上课要求做好疫情期间上课准备工作。
6.技能大赛工作安排调整
2020年的技能大赛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时间调整。大赛指导老师通过在线方式做好技能大赛辅导,尽可能地督促学生按照备赛计划完成技能及理论训练任务。各系要了解参赛学生身体与心理状况,定期查看学生备赛成绩,分析存在的困难,努力为备赛师生提供条件,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二、在线教学工作安排
1.在线教学时间安排
(1)2月3日,组织学生学习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2月9日,组织学生学习爱课程平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专题培训微课》,目前已基本完成。
(2)2月17日开始,39门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社招生公共课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在线教学,目前学习情况正常。
(3)从3月2日至学生正式开学期间,按原定教学计划实施各类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的在线教学,受此影响,部分课程无法正常实施的,可在开学后利用周六、周日时间组织补课。
(4)学校正式开学后,教师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施课堂教学的同时,将在线教学平台教学内容推送给未能及时报到或需要隔离的学生,直至所有学生正常开展日常教学。
2.在线教学准备工作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原则上所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在3月1日前做好开课准备工作,并在3月2日按原定教学计划实施在线教学;理实一体化课程,原则上将理论教学部分内容先行实施在线教学,将实践教学部分调整至学生开学再实施;体育、实训环节不能实施在线教学的,可在学生开学后开展教学工作,但要做好调整准备工作。
对于部分课程不能开展在线教学的教师要主动与系里协商,将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提前安排,以确保学生饱满的学习任务和后续未开展在线教学课程有足够时间安排教学。
(2)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准备
各系组织教师对“智慧职教”云平台已建设的SPOC课程,做好调整完善工作,未建设的课程,利用“智慧职教”平台资源,初步新建SPOC课(起码前三周教学内容),最迟3月2日前做好向学生实施在线教学的准备。
(3)教师在线教学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的能力,在组织教师参加2月4日-2月15日《职教云应用直播课堂》的腾讯课堂在线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老师参加2月19日-26日面向全省职业院校举办的“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开展在线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各系要做好教师培训督促工作,“基于智慧职教云平台开展在线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结束后,各系要将教师培训获证率报教务处。
(4)各专业、班级教学课表的调整准备
各系要在前期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在线课程建设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专业、班级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协调,明确3月2日起可以实施的在线教学课程、明确哪些课程暂时无法开设、明确是否需在进行实训周与理论教学周的对换等,涉及实训周与理论教学周调换的,务必提前通知学生和老师。在此基础上安排各专业、班级至少3周的在线教学课表,2月26日前完成,各系负责汇总后提交教务处教务管理科付艳梅审核。2月28日前将在线教学课表(文件命名格式:系+班级名称+在线教学课表),由各系发送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
在线教学课表安排,注意19级普招班英语、思政课程的时间尽量不要改变,因为涉及混合班级授课。原则上半天只安排一门课程,可以2学时-3学时安排。
2学时一次的上午8:30-10:30 下午1:30-3:30
3学时一次的上午8:30-11:30 下午1:30-4:30
实际授课时,可安排课前准备和课间休息。
(4)行政班级群、教学班级群的建立
教务处在2月21日前将各系各班级名单(包含转专业学生)重新发到各系,由各系发给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班主任整理行政班级群(微信群、QQ群),任课教师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建立教学班级群(微信群或QQ群)。2月28日前完成行政班级群、教学班级群的建立。
3.在线教学平台与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可选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平台、爱课程在线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腾讯课堂等各类教学平台实施在线教学。学校重点推荐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智慧职教”云平台和腾讯课堂。
在线教学不拘泥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可根据教师与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式。原则上年轻教师、在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可在职教云平台的基础上借助腾讯课堂实施直播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录制教学视频并结合职教云平台、云课堂实施在线教学;部分教师也可选择直接推送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练习题等方式组织在线教学。
4.在线教学的实施(教师)
(1)在上课前,任课教师提前建立教学班级群(微信群、QQ群),由任课教师进行提前通知线上教学相关事宜。
(2)对于在线教学平台自带课程,任课教师可直接使用平台自带课程开展在线教学。对于在线教学平台自建课程,如“智慧职教”云平台已建设的SPOC课程,应提前做好调整完善工作,未建设的课程,应利用“智慧职教”平台资源,初步新建SPOC课(起码前三周教学内容)。
(3)做好在线教学安排(至少3周),并提交给系部审核并发送给学生。
(4)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实施教学,所授课时纳入教学计划学时,但开学后需要对线上的教学内容适当进行复习和总结。
(5)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督促、管理、答疑等工作,以确保教学质量。
5.在线教学的实施(学生)
(1)及时关注学校的各项通知。在老师建立行政班级群、教学班群时应积极加入群,以及时获得老师的通知。班级群作为班级的在线组织可以有效提供班级的沟通,除了教学通知外还可以进行课程学习的交流。
(2)下载任课老师指定的平台APP。因为各平台的APP不一样,学生应根据学校指定的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学习时需要注意身份认证,以确保课程的学习记录被认可。APP可以便于学生通过手机进行在线学习,一般的在线教学平台APP都有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讨论和作业功能。
(3)积极参加课程讨论。课程讨论可以提供教学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解决在线学习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利用在线的学习社区进行教学讨论。
(4)完成在线作业和互评。教师每周会布置相关的作业(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可以通过平台自动批阅,主观题根据老师的设置,学生可能需要在线进行互评。互评之后,平台会计算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针对不满意的结果,学生可以在线提起申诉。
(5)积极参加课程直播。直播将由老师在线组织,直播可以有效提供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线课程的直播更有效。
6.在线教学质量保障
(1)制订线上教学方案
包括班级在线教学课表和任课教师课程在线教学安排(教学日历)。各系组织教研室2月26日前完成班级在线教学课表,并提交教务处教务管理科付艳梅审核;2月28日前将在线教学课表由各系发送给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任课教师在3月6日前制定在线教学安排(教学日历,至少包括3月2日-3月20日3周的教学安排,文件命名格式:姓名+系+班级名称+课程名称+在线教学安排),包括提供的在线教学资源、在线教学方法等,并提交所在教研室主任,各系汇总后交教研质监科赵纯芳。各系组织教研室主任对本教研室的所有教学安排进行检查,教务处组织校内督导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2)开发选取优质资源
自主开发在线教学资源的任课教师,要精心准备PPT、微视频、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保证内容准确、讲解透彻、音画优美,学生能学、易学、乐学。选用他人建设的在线课程开展教学的任课教师,要优先选用国家、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同时查看课程与所教课程的契合度,课程设计要符合职业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学习难度要适当,资源质量较高。尤其要利用此次各平台开放之机,获取各种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所授课程教学资源。各系要组织教研室主任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质量检查,教务处组织督导抽查教师教学资源和在线课程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3)按时进行线上教学
教师按照已拟定提交的教学课表,依据在线教学安排如期进行教学实施。要加强教学互动,及时告知学生教学安排,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网络直播课,完成在线学习和课后在线作业。对缺课学生要提供链接,发送或共享相关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4)做好在线教学评价
在线评价要纳入课程整体评价。教师要利用在线平台的互动(签到、讨论、发帖)、作业、考试等功能,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反馈,肯定学生在线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线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自主学习能力。
(5)严格教学督导检查制度
除不可抗拒的外力原因,教师教学计划、教案制定不及时、不规范,不能按期、按时上课,教学资源质量较差,教学进度严重滞后,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教务处和督导室将及时检查,严重违反规定的按相应级别教学事故处理,切实提高教师在新冠病毒防控期间的教学“红线”意识,保证教学质量。
以上请各系遵照执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教学安排需调整的另行通知,在实施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请各系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协调解决。
7.在线教学技术支持
自3月2日起,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居家上班模式,尤其是教务管理科、教研质监科要及时做好在线教学安排与质量监控工作,信息技术中心积极做好职教云、智慧树、超星等相关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工作;积极与移动、电信运营商沟通,确保学生手机流量能满足在线教学的要求(目前学生2月份包月流量为30G,赠送流量10G,3月份,学生可扫赠送流量二维码获赠流量)。
教务处
2020年2月26日
附:在线教学分批实施落实情况
1.2月3日-2月17日,组织学生寒假在线学“防疫”,包括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安全》公益课和爱课程平台《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专题培训微课》,并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附加2个选修学分,目前5493名学生已完成5095名。
2.2月17日开始,39门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社招生公共课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在线教学,累计选课6378人次,已在线学习5006人次,学习情况正常。
3.3月2日开始“教学周”,已有近214门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本完成了在线教学准备工作,并至少准备了3周的在线教学内容,平均每班周学时16-22学时,各系老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职教云、智慧树、超星、蓝墨、腾讯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采用直播、录播、云课堂或直接推送教学内容等教学方式,灵活利用每天上午、下午或晚上时间安排在线教学。
(目前本学期全院458门课程教学任务,除205门学践性环节课程和少量专业课外,39门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社招生公共课已在线开设,214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将于3月2日正式开设在线教学)